四川法制在线绵阳5月28日讯 绵阳市游仙区司法局小枧司法所作为全国模范司法所,协调部门联建、整合人员联办、集成平台联调,激发调解活力、充实调解力量、拓展调解范围,高效调处矛盾纠纷,打造新时代“枫桥式司法所”名片。
协调部门联建,激发调解活力。加强“公调”“诉调”“访调”联动对接,在派出所设置人民调解工作室,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,年均调解治安纠纷200余件;在司法所设置诉讼服务站,源头化解经济、合同纠纷;在司法所设立信访联系点,分流信访案件,本级年均调解35件,引导跨区域案件诉讼解决12件;与律师事务所共建“科通e圈”视频调解系统,律师年均在线调解民事纠纷160件。
整合人员联办,充实调解力量。优化调整人民调解员115名,村(社区)100%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。由村(社区)网格员18名,组建日常矛盾纠纷“排查团”;由村(社区)推荐优秀党员32名,组建化解纠纷“攻坚团”;由村(社区)邀请为人正直、精通法律、具有威望的乡贤8名,组建调解“评议团”。实现了人民调解“排查-调处-评议”人员全覆盖。
集成平台联调,拓展调解范围。组建武乃文名人调解工作室,发挥“熟人、熟地、熟事”三熟优势,高效调处本地纠纷,调处纠纷占辖区总量40%以上;落实“吹哨报到”机制,坚持“快到、快控、快调、快结”四快标准,有效稳控重大矛盾纠纷28件;拓展外部资源,借用“网络、专家、判例、组织、平台”五方力量,扩大人民调解范围,服务征地拆迁、劳动争议、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纠纷11件,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建设,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护航。(曹宇)